首页 > 中巴关系 > 中巴往来
“英灵永驻天宇,奇功长留人间”
记2018年清明赴喀喇昆仑公路烈士陵园扫墓
2018-04-06 18:07

(驻巴基斯坦使馆 李德)

  4月4日凌晨5点,天还没亮,我们驻巴基斯坦使馆一行4人,由使馆陈伟参赞带队,奔赴伊斯兰堡国际机场。在那里,我们将与从国内长途跋涉,专门来为中国援巴公路建设烈士扫墓的烈属团汇合,奔赴吉尔吉特,为长眠在此的中国援巴喀喇昆仑公路烈士扫墓。

  40多年前,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(中巴友谊公路),中巴两国共7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献出了宝贵生命,其中88名中方工程技术人员长眠在1978年建成的吉尔吉特中国援巴建设公路烈士陵园中。

  这些年来,使馆每年都要在清明节前后前去祭奠英魂。但这是我们头一次与40多名国内烈属和工程技术人员代表一道扫墓。头天晚上吉尔吉特突降大雨,不少人担心活动无法成行。当飞机翻越皑皑雪山,经过1个多小时航程,稳稳降落在吉尔吉特机场后,大家都松了一口气。“看来老天爷也被感动了”,有些家属激动地说。

  注:飞越皑皑雪山

  2018年是吉尔吉特中国援巴建设公路烈士陵园落成40周年。40年过去了,如此大规模的祭扫活动还是第一次。在中国前驻巴大使张春祥带领下,来自国内多个省份的烈士亲属来到这里,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到自己亲人的埋骨之地,有70岁未改嫁的遗孀,有一位烈士的未婚妻,有遗腹子,有兄妹,有儿女,有孙子,此外还有一些白发苍苍、和烈士并肩战斗过的工程技术人员。

  在当地政府、侨社等大力协助下,访问团顺利抵达陵园。巴籍守墓人已早早地清扫陵园,在陵园大门口等候。现在,守墓人共有6人,其中阿里·艾哈迈德,一位普通的巴基斯坦老人,自1978年起自愿在这里守护陵墓,迄今已陪伴这些英灵度过了40年。2015年,习近平主席访巴时,向艾哈迈德老人颁发了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”。

  注:守墓的艾哈迈德老人

  见到访问团,老人激动地说,“这个荣誉是对我的最大肯定,比什么都重要!请你们放心,现在我的儿子也在帮我,我们一定会把这里照料好。”吉尔吉特位于冰峰雪山之间,鲜有高大植被,而陵园里却是松树参天,显得格外静谧、安详。

  1966年至1978年,中巴两国建设者不畏艰险,在喀喇昆仑山的冰川雪原、悬崖峭壁之间战天斗地,终使天堑变通途,架起了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之路,在世界公路建筑史上创造了奇迹,也谱就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悲歌。

  注:访问团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

  据张春祥大使回忆,第一位被安葬在烈士陵园的是李平安。他曾是汽车司机,修筑公路时开“黄河牌”大型运输车。1975年5月的一天,在开车拉着推土机行进到北部洪扎镇南边的尼尔特村边时,公路路基突然坍塌,正在该路段修路的中国同事大声呼喊,“快跳车!快跳车!路基要塌了!”但为了保护汽车和推土机,他非但没有弃车逃命,而是想加大油门,冲过去。结果连车带人一起掉下悬崖,壮烈牺牲。他是第一位就地安葬的烈士。在他之后,数十位献身于中巴友谊的英雄永远驻足于此。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必马革裹尸还。”

  父亲说,怎么还不回来,去找找你,走了。母亲说,怎么还不回来,去看看你,去了。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,40多年的等待啊!他们实在等不到自己亲爱的儿子,就去了那边。正如一位烈士妹妹所讲,“妈说,每次在梦里见到你,你都是穿着崭新的衣服,躺着,只是对着妈笑,可就是不站起来。哥,妈年纪大了,走不动了,你要是再在梦里见到妈,就站起来,回到她怀抱,叫一声妈妈吧!”

  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得知扫墓团来巴后,专门抽出时间接见了部分代表。侯赛因总统深情地说,“中国朋友非常勇敢!那个年代帮助我们千辛万苦修筑喀喇昆仑公路,不少中国朋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我本人非常感激,向他们致敬!”

  葬在陵园中,还有这样一位烈士——武治业。据张春祥大使回忆,他是长眠在烈士陵园中职务级别最高的,为了保护巴朋友而光荣牺牲。在巴丹镇附近的金加尔村北边路段一次较大规模爆破后,根据安全施工条例规定,几个小时内不允许任何人通过,因为山上还会不时有松动的石头滚下,很危险。偏偏有几位急着赶路的当地村民大概等待时间太长,着急上火,不顾阻拦,硬要强行冲过30多米长的危险地段。武治业大声呼叫,并亲自上前阻拦这几位村民。就在这时,山上滚石落下,一块大石砸到他头上……

  祭奠过程中,大家一起为88位忠魂上香、敬酒、摆水果、献花圈,在墓碑上盖上国旗。有的,跪在墓碑前默默致哀;有的,抱着墓碑已泣不成声。40多年过去,一切日新月异,唯有深情依旧!只是,再也听不到你的回音,摸不到你的脸庞,握不住你的大手,抱不住你的肩膀,搂不住你近在眼前的身影,唤不醒你沉睡的身躯……

  注:大家为烈士墓铺上国旗

  “青春热血筑丰碑,云间天路励后人”,时任援巴工程技术人员,现已白发苍苍的杨述今满怀深情地说,“兄弟们,看见了吗!那几个朝气蓬勃的小青年,是咱们的孙辈!孙辈啊,我们的生命有了延续,我们的青春有了再现,孙辈的年纪,就像你倒下的那年!”

  是啊,40多年后,我们新一代工程建设技术人员,早已告别肩挑背扛的历史,配备着世界一流工程车辆、机械,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筑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中国奇迹!

 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,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当前,先烈们用献血浇铸的中巴友谊有了新的延伸。现在,数万名中国工程建设者,日夜奋战在巴基斯坦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从喀喇昆仑山到瓜达尔港,全面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,谱写着新时期中巴世代友好的壮丽诗篇。中巴友谊薪火相传,不断发扬光大!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